波羅的海國家加大裝備采購力度******
據美國“防務新聞”網站報道,近日,立陶宛政府宣布與美國政府敲定一項價值4.95億美元的協議,采購8套“海馬斯”火箭炮系統。無獨有偶,愛沙尼亞近期也與美國政府簽署一份價值2億美元的協議,采購6套“海馬斯”火箭炮系統。這是愛沙尼亞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武器采購項目。對此,其鄰國拉脫維亞表示,該國政府也在尋求高性能火箭炮系統,或將采購不超過10套“海馬斯”火箭炮系統。分析人士指出,近期,波羅的海三國紛紛加大裝備采購力度,或對地區安全形勢造成負面影響。
據悉,“海馬斯”火箭炮系統具備火力較強、機動性能較優、裝填較迅速等特點。該型火箭炮系統配備6個發射管,既可發射射程70千米的GPS制導火箭彈,也可發射射程超過300千米的“陸軍戰術導彈”。在滿載彈藥的情況下,“海馬斯”火箭炮系統公路最高時速可達90千米,具備自裝填模塊化發射能力,獨立作戰能力較強,可利用公路網,實現隨停隨打、打完即跑。
今年9月,北約在拉脫維亞舉行了“銀箭-2022”多國軍事演習。演習期間,美軍使用C-130運輸機將“海馬斯”火箭炮系統運抵拉脫維亞里加和利耶帕亞機場。在隨后的實彈演習中,參演人員使用該型火箭炮系統發射火箭彈,成功打擊波羅的海水域拉脫維亞專屬經濟區內的預定目標。不久后,波羅的海三國相繼表達了購買“海馬斯”火箭炮系統的意愿。
俄烏沖突爆發后,波羅的海三國不斷增加國防開支,并聲稱要將國防開支占比提升至國內生產總值的3%。據北約估計,目前,愛沙尼亞、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的防務開支分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.34%、2.10%和2.36%。報道指出,盡管波羅的海三國的目標一致,但三國實現目標的時間表各不相同。愛沙尼亞總理卡婭·卡拉斯表示,愛沙尼亞國防開支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將在2024年超過3%。立陶宛預計明年達到這一目標。拉脫維亞暫未透露具體時間。
與此同時,美國也借機加強在波羅的海國家的軍事存在。12月16日,愛沙尼亞國防部發表聲明稱,美軍一個步兵連已抵達愛沙尼亞,并計劃在愛沙尼亞部署“海馬斯”火箭炮系統,以增強北約東部力量。分析人士指出,受俄烏沖突影響,波羅的海三國經濟呈現放緩和停滯現象,面臨較大不確定性。與此同時,北約近期軍事活動持續升級,一方面大幅擴充快速反應部隊規模,另一方面頻繁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。波羅的海三國此時加大裝備采購力度,不僅會加重國內財政負擔,還可能導致誤判,加劇地區安全形勢的惡化。(常雨康)
江蘇面向青少年開展信息創新人才培養******
科技日報訊 (記者張曄 通訊員季天宇)近日,在南京舉行的第二屆江蘇軟件產業人才發展大會發布了江蘇《信創人才“芯火”行動倡議書》,并進行了“芯火”公益捐贈簽約,該倡議書標志著江蘇將面向青少年開展信息創新人才培養。
據悉,《信創人才“芯火”行動倡議書》倡議各方立足江蘇省軟件產業發展重點領域,將新時代人才工作的觸角延伸至青少年培養階段,全面提升江蘇信創人才培養和儲備能力。
南京大學教授謝俊元表示,希望通過“芯火”行動幫助更多學校享有優質信創教育資源,并以此促進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銜接,以促進就業、適應產業需求為導向,為青少年信創人才不斷涌現和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。
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、機關黨委書記姜良指出,軟件作為數字經濟的核心產業,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靈魂。目前,全省擁有南京、無錫、蘇州3個軟件名城,還擁有7個國家級軟件園以及25個省級軟件園,全省納入統計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達4922家,這些數字的背后都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和人才服務“軟環境”的營造。
“與此同時,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,江蘇仍然面臨著核心關鍵技術人才結構性短缺、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融合度不足、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不高等問題?!苯急硎?,軟件人才是軟件發展的第一資源,希望此次大會能夠起到激勵、聚力的作用,聚焦產才融合、產學合作,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,以更加開放自信的心態,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高質量發展的事業中來,共同打造江蘇軟件產業人才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圈。